为何全球电子产业链难以“隔绝中国”

|

本土芯片的发展契机,明显体现在四方维全球元器件数据库的检索日志上。

有心人可以发现,“脱离中国(decoupling)”的说法已经不再在媒体上频繁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制造基地多元化”(“中国+1”)、“供应链去风险化”(de-risking)。

在以举国之力发展制造业40年后,中国在多个关键电子产品和原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试图完全取代中国、寻找新的产品和材料来源,不仅拉高了供应链所有环节的运行成本,短期内也很难实现。信手拈来的若干例证见下:

印刷电路板(PCBs):据国际电子组装协会(IPC)称,中国大陆拥有全球制造的一半以上;还有统计数字声称中国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成熟制程上的微处理器(MPUs)和内存(DRAM)产品: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合并占据了全球MPU供应的三分之二,DRAM产品则占到全球总量的一半。
电动车的电池产能和原材料储备:中国企业供应了全球68%的车用电池,中国本土也拥有60%以上的全球稀土、石墨储能。如果将中国在非洲等地的海外矿产布局考虑在内,中国还拥有全球28%的锂和23%的钴。所有这些投资使得中国降低了原材料供应的风险,并得以支持快速发展的电动车市场。

抛开不切实际的“脱钩”论,中国当前确实在逆风中行走:先进半导体产品和装备依然无法获得,且短期内无望看到松绑信号;制造业加速向墨西哥、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地流出——这些企业难舍中国产能,但为了规避贸易和关税壁垒,会从上述区域以及美国和欧盟等地选择设点开厂,实施“中国+1”避险方案。

对此风潮,中国企业家所能够掌控的种种应对策略中,通常包括以下两点:

立足中国内需,也绝不放弃海外市场,密切关注核心客户的运营策略,权衡海外扩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赋予“中国制造”超越地理区隔的新的意义;
盘点元器件供应商,评估断供和缺货风险,为自己寻找可能的备用元器件方案——可想而知,这一动向对于本土元器件厂商是个难得的利好,他们因此更容易争取到“资格赛”的入场券,为进入大规模商用做好各个环节的查缺补漏。

有意思的是,由此激发的本土芯片的发展契机,也明显体现在四方维全球元器件数据库的检索日志上。

四方维搜索日志

从2021年上半年开始,通过bom2buy电商采购平台和XQ选型软件工具,数据库每天都接收到成百上千条“国产替代料”的搜索请求,而那些希望被替换的国外主流芯片产品,很多并不受出口管制令的限制——这不仅反映出企业对于未来前景的疑虑和防御性心态,也展示“芯片荒”之后企业的“供应链去风险”意识大幅增强。还有不少老客户频繁致电四方维,希望获得某一本土供应商的联系方式,获取更详细的器件参数和技术资料——这些问询之中,有相当比例是外资设在中国的EMS工厂。

正是因为亲眼见证了制造企业对于本土元器件前所未有的了解兴趣和采用意愿,四方维也开始积极扩张自己的本土元器件数据库,希望在“替代方案”的选型功能上,为客户提供更多来自优质本土供应商的器件选择。这,也算是所谓“脱钩中国”所带来的涟漪效应之一:和我们的制造业客户一样,四方维无法左右时局,除了在消极状态下做积极的思考和准备,我们大家都别无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为四方维原创内容,著作权归四方维所有。未经四方维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

输入您的邮箱,订阅精彩文章:
提交成功!
提交失败,请检查邮箱是否填写正确,或稍后再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