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12家功率半导体公司分析

|

本文筛选了功率半导体行业内12家上市公司,对12家公司和产品进行了介绍,对功率半导体相关的营收、毛利率情况进行了拆分对比,对扣非净利润、研发投入、研发占营收比例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大家对功率半导体及行业内各公司发展情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1.1、功率半导体简介

功率半导体主要是以电能为处理对象, 通过电力电子技术对电能的变压、变流和变频,实现高效率和高品质用电。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电力经过电力电子技术处理才能使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又被称为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也是构成电力电子变换装置的核心器件和“CPU”。

图|功率半导体主要应用

来源:宏微科技招股书

1.2、功率半导体应用和分类

功率器件通过调节改变电子元器件的功率来实现电源开关和电能转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变频、整流、变压、开关等方面。其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工控、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轨交、消费电子等领域。

普通晶闸管最基本的用途就是可控整流,一般的二极管整流电路属于不可控整流电路。如果把二极管换成晶闸管,就可以构成可控整流电路

IGBT属于其中偏向高电压、中低频率应用场景的一类产品,广泛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一般低压IGBT常用于变频白色家电、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中压IGBT常用于工业控制、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高压IGBT常用于轨道交通、电网等领域。

MOSFET具有开关速度快、输入阻抗高、导通内阻小、易于驱动、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既可在低电流和低电压条件下工作,也可用于大电流开关电路和高频高速电路,应用场景广泛。

第三代宽禁带MOSFET(碳化硅氮化镓)正成为重点发展方向。碳化硅(SiC)器件具有耐高压、大电流、耐高温、高频、高功率和低损耗等优点。氮化镓(GaN)器件具有高电子迁移率、宽频带、高击穿场强、耐高温等特点。

1.3、国内12家功率半导体情况统计

图|国内12家功率半导体企业情况

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

中国功率半导体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集中度较低,Fabless和IDM厂商并存,近几年随着风光储车新能源、5G通信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快速成长。

经笔者统计,国内IDM厂商有时代电气、士兰微、华润微、捷捷微电、台基股份、派瑞股份,占比50%。国内Fabless厂商有新洁能、宏微科技、东微半导、芯导科技,占比33%。

国内部分功率厂商如扬杰科技采取IDM+Fabless,在MOSFET、 IGBT、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高端领域委外代工保障良率,在成熟产品领域自建产线保障产能。斯达半导由Fabless转IDM,在高压大功率产品方面自建产线以满足工艺和产能需求,保障下游客户订单供应稳定。也有部分前身是Foundry的晶圆代工厂,如华润微借助自身产线优势切入功率赛道占据市场份额前列。可见Fabless、Foundry和IDM的生产模式并不是固定的,企业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不断的调整。

2.1、时代电气

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中车旗下股份制企业,其前身及母公司——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创立于1959年。公司在 2008 年后收购 Dynex 后,依靠子公司的先进技术,加紧对功率半导体技术的自主研发。2017 年,公司进入电网领域,逐步斩获高压电网 IGBT 订单,后续凭借在高压 IGBT 的布局,逐步切入风电、光伏、工控和新能源车等领域。

根据NE 时代数据,公司乘用车功率模块装机量 2024 年上半年位居行业前二,市场占有率达 13.4%;光伏逆变器 2024 年上半年中标 8.35 GW,位居国内前五。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装机量持续增加,国内市场排名行业前九,新能源汽车电控装机量同比增加 57%,稳居国内行业前六。传感器件稳居轨道交通领域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风 电、光伏领域位居行业前列。

24年下半年,公司第三期8英寸IGBT工厂(宜兴)将会投产,将年产36万片,重点满足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发电等下游需求。新产能有望进一步帮助公司扩大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

图|公司功率半导体主要产品

来源:时代电气官网

2.2、士兰微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专业从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以及半导体微电子相关产品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总部在中国杭州。2003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是第一家在中国境内上市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

士兰微电子建在杭州钱塘新区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目前实际月产出达到23万片,在小于和等于6英寸的芯片制造产能中排在全球第二位。公司8英寸生产线于2017年投产,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8英寸生产线的民营IDM产品公司,8英寸线月产能已达6万片。2023年底,公司12吋特色工艺晶圆生产线月产能已达6万片,先进化合物半导体制造生产线月产能已达14万片。

公司目前的产品和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领域:

功率半导体、半导体化合物器件:包括各类功率器件、PIM模块、Si基GaN功率器件、SiC器件等

功率驱动与控制系统包括AC-DC(适用于各种拓扑的初/次侧控制器,及功率因数控制),DC-DC(PoE/PD/PSE, PoL, VRM/DrMOS, eFuse, PMIC)、LED驱动芯片(车用照明、通用照明、智能照明),IPM模块、栅驱动、隔离驱动电机驱动芯片,SoC及MCU芯片(变频驱动、系统主控、人机接口),数字电源芯片(含快充) 等。

MEMS传感器:包括消费级传感器(三轴加速度计、六轴IMU单元、骨传导加速度计),车用传感器(碰撞、IMU单元、震动检测传感器),心率、血氧、ALS/RGB/PS传感器,麦克风、温湿度、电流、MEMS微镜传感器等。

ASIC产品:包括信号链(逻辑&电平转换、开关电路、放大器&比较器隔离电路、接口),电源管理(线性稳压电路、双极DCDC稳压电路、双极PWM控制器、达林顿驱动电路、基准电路)等。

光电产品:包括特色照明(植物照明、红外补光灯珠、陶瓷大功率灯珠),车用照明(前照灯、信号灯、内饰灯),高端光耦(高速光耦、驱动光耦、光继电器),显示屏芯片及模组(户内TOP灯珠、户外TOP灯珠、户内CHIP灯珠)等。

图|士兰微主要产品

来源:士兰微官网

2.3、华润微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1983年成立,建立国内首条四英寸晶圆产线,先后整合华科电子、中国华晶、上华科技等中国半导体企业,公司于 2004 年在联交所上市,2011 年私有化退市,2020 年于科创板上市,成为境内红筹第一股。

华润微是中国领先的拥有芯片设计、掩模制造、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能力的半导体企业,产品聚焦于功率半导体、数模混合、智能传感器与智能控制等领域。公司是以 IDM 模式为主经营,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之一。

公司合计拥有 1,100 余项分立器件产品与 500 余项 IC 产品,拥有CRMICRO、华晶等多个功率器件自主品牌,自主开发的中低压沟槽 MOS、SJMOS、SBD、FRD、 IGBT 工艺平台及相应模块和系统应用方案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公司产品与方案板块下游终端应用主要围绕四大领域,其中泛新能源领域(车类及新能源)占比 39%,消费电子领域占比 36%,工业设备占比 16%,通信设备占比 9%。

图|华润微产品下游应用占比

来源:华润微公告

2.4、扬杰科技

扬州扬杰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少数集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设计制造、器件封装测试、终端销售与服务等一体化的杰出厂商。

在 MOSFET、IGBT、第三代半导体等高端领域采用 IDM+Fabless 相结合的模式。公司产品已在多个新兴细分市场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及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整流桥、光伏二极管产品市场全球领先。

公司主营产品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具体包括材料板块(单晶硅棒、硅片、外延片)、晶圆板块(5 寸、6 寸、8 寸等各类电力电子器件芯片)及封装器件板块(MOSFET、IGBT、SiC 系列产品、整流器件、保护器件、小信号及其他产品系列等)。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清洁能源、5G 通讯、安防、工业、消费类电子等诸多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技术、服务解决方案。

2024H1公司不断加大 MOSFET、IGBT、SiC 等产品在工业、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市场的推广力度,整体订单和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提升,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9.16%。

图|扬杰科技主要产品

来源:扬杰科技官网

2.5、斯达半导

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专业从事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服务,是目前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浙江嘉兴,在上海、重庆、浙江和欧洲均设有子公司,并在国内和欧洲德国及瑞士设有研发中心,2020年在上海交易所主板上市。根据Omdia最新报告,2022年在全球IGBT模块市场排名第五,是唯一进入全球前五的中国企业。

公司芯片生产采取 Fabless 的模式,减小了投资风险,并加快了产品推向市场的速度。21年进行了非公开发行,拓展高压功率/SiC器件,转向Fabless+IDM模式

公司产品分功率芯片和功率模块两大类,主要包括IGBT、FRD、SiC芯片和模块。其中IGBT模块产品超过600种,电压等级涵盖100V~3300V,电流等级涵盖10A~3600A。产品已被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工业控制、机车牵引、输变电、白色家电等领域。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电机控制器用大功率车规级IGBT/SiC模块的主要供应商,2023年车规级IGBT模块配套超过200万套新能源汽车主电机控制器。

IGBT 模块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电机控制器、车载空调、充电桩等设备。IGBT 模块的作用是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转换,同时 IGBT 模块还承担电压的高低转换的功能。新能源汽车外界充电的时候是交流电,需要通过 IGBT 模块转变成直流电然后给电池,同时要把交流电压转换成适当的电压以上才能给电池组充电。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电的时候,把通过 IGBT 模块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机使用的交流电,同时起到对交流电机的变频控制。

图|斯达半导主要产品

来源:斯达半导官网

2.6、捷捷微电

江苏捷捷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电力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和销售的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晶闸管系列产品、二极管及防护系列产品采用垂直整合(IDM)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公司MOSFET采用垂直整合(IDM)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和部分产品的委外流片相结合的业务模式。目前,芯片8英寸部分为委外流片,部分器件封测代工。

图|捷捷微电产品系列

来源:捷捷微电公告

公司主营产品为各类电力电子器件和芯片,分别为:晶闸管器件和芯片、防护类器件和芯片(包括:TVS、放电管ESD、集成放电管、贴片Y电容压敏电阻等)、二极管器件和芯片(包括:整流二极管快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等)、厚膜组件、晶体管器件和芯片、MOSFET器件和芯片、 IGBT器件及组件、碳化硅器件等。

2.7、新洁能

无锡新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月,拥有新洁能香港、电基集成、金兰功率半导体、国硅集成电路四家子公司以及深圳分公司、宁波分公司。目前公司员工总共360余人,其中研发人员100余人。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 MOSFET、IGBT 等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功率模块的研发设计及销售。公司凭借多年技术积累及持续自主创新,在国内率先构建了IGBT、屏蔽栅MOSFET (SGT MOSFET)、 超结 MOSFET(SJ MOSFET)、沟槽型 MOSFET(Trench MOSFET)四大产品工艺平台,并已陆续推出车规级功率器件、SiC MOSFET、GaN HEMT、功率模块、栅极驱动 IC、电源管理 IC 等产品,可全面对标国际一线大厂主流产品并实现大量替代。

公司结合大尺寸晶圆芯片(8英寸、12英寸)先进工艺技术,开拓国际先进功率器件封装制造技术,全力推进高端功率MOSFET、IGBT、集成功率器件的研发与产业化,持续布局半导体功率器件先进前沿的技术领域,并投入对SiC/GaN宽禁带半导体、智能功率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力和国内外市场地位。

公司产品技术先进且系列齐全,目前产品型号 3000 余款,电压覆盖 12V~1700V 全系列,重点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光伏储能、AI 算力服务器数据中心、工控自动化、消费电子、5G 通讯、机器人智能家居、安防、医疗设备、锂电保护等十余个长期被欧美日功率半导体垄断供应的行业。

图|新洁能下游产品应用占比

来源:新洁能公告

2.8、宏微科技

江苏宏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MACMIC)成立于2006年,主营业务为电力半导体器件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主要产品:IGBT、VDMOS、FRED等芯片、分立器件、模块等功率半导体器件产品。公司自产IGBT、FRED芯片技术已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多项国内的空白。公司采取 Fabless 模式,对于芯片及单管产品生产采用委托加工模式。

公司产品已涵盖 IGBT、FRD、MOSFET 芯片及单管产品 300 余种,IGBT、FRD、MOSFET、 整流二极管及晶闸管等灌封和塑封模块产品 600 余种,公司产品应用于工业控制(变频器、伺服 电机、UPS 及各种开关电源等),新能源发电(光伏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电能质量管理)、新能 源汽车(电控系统、充电桩和 OBC、DC 电源)等多元化应用领域,公司产品性能与工艺技术处于 行业先进水平。

图|宏微科技部分产品

来源:宏微科技公告

2.9、东微半导

东微半导体成立于2008年,公司是一家以高性能功率器件研发与销售为主的技术驱动型半导体企业,产品专注于工业及汽车相关等中大功率应用领域。

在超级结 MOSFET 领域,公司在高压超级结技术领域积累了包括优化电荷平衡技术、优化栅极设计及缓变电容核心原胞结构等行业领先的专利技术,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与国际领先厂商可比的水平。

在中低压屏蔽栅 MOSFET 领域,公司亦积累了包括优化电荷平衡、自对准加工等核心技术,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在 IGBT 领域,公司的 TGBT 产品是基于新型的 Trident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 Trigate IGBT)器件结构的重大原始创新,基于此基础器件专利,具备了赶超目前国际最为先进的第七代 IGBT 芯片的技术实力。

在 SiC 领域,公司的 SiC 二极管、SiC MOSFET 均已经实现量产。

图|东微半导部分产品

来源:东微半导公告

2.10、台基股份

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自2004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大功率晶闸管及模块的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目前,公司已形成年产280万只大功率晶闸管及模块的生产能力,是我国销量领先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供应商。

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和工业电源设备,包括冶金铸造、电机驱动、电机节能、大功率电源、网络能源、智能电网、轨道交通、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

公司采用垂直整合(IDM)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具备自主技术的芯片设计、制程、封装、测试完整产业链及研发中心。

主要产品有:大功率晶闸管(KK系列、KP系列、KS系列等,直径范围:0.5-5英寸,电流范围200A-4000A,电压范围400V-7200V);大功率半导体模块(MTC系列、MFC系列、MDS系列、MTG系列等,电流范围:26A-1500A,电压范围:400V-4500V);功率半导体组件;电力半导体用散热器等。

图|台基股份部分产品

来源:台基股份官网

2.11、芯导科技

芯导科技(Prisemi)成立于2009年,专注于高品质、高性能的模拟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的开发及销售,总部位于上海市张江科学城。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功率器件和功率 IC,功率器件产品主要为 TVS(包括 ESD 保护器件)、 MOSFET、肖特基等;功率 IC 产品主要为电源管理 IC。

公司产品具有高性能、低损耗、低漏电、小型化的特点,可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网络通讯、安防、工业、汽车、储能等领域。公司在继续深耕消费类电子、网络通讯、安防、工业等领域的同时,也在积极将产品向汽车电子、光伏储能等领域拓展。

图|芯导科技主要产品

来源:芯导科技官网

2.12、派瑞股份

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有限公司,是西安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0年。派瑞公司承载着研究所40多年的技术传承和积淀,掌握了世界上先进的5英寸电控、光控闸管制造技术;前瞻性地开发研制出更大容量的电力电子器件,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建成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功率半导体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并拥有一流的工艺生产和测试试验设备以及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承担了我国乃至世界诸多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核心器件的研发和制造任务。

产品可分为高压直流阀用晶闸管、普通元器件、电力电子装置三大类。

图|派瑞股份主要产品

来源:派瑞股份官网

公司高压直流阀用晶闸管产品主要应用于国家级超高压、特高压 输电项目,技术含量较高,产品的应用电压区间为 6,500~10,000V,电流区间为 3,000~7,000A。

图|派瑞股份主要产品

来源:公司官网

因时代电气有轨交业务,士兰微有集成电路业务、华润微有代工业务,本文对时代电气新兴产业、士兰微功率器件、华润微设计相关的营收、毛利率进行拆分对比。因净利润、研发费用、研发占营收比例等无单独列示数据,按公司整体进行对比分析。

3.1、功率半导体业务营收变化

图|12家功率半导体业务营收/亿元

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

通过对比,时代电气半导体相关业务2020-2024H1增长最快,2023年成为行业第一,营收由2020年19亿元提升至2023年87亿元,2024H1为41亿元。

扬杰科技2020-2022年营收持续增长,由2020年26亿增长至2022年54亿元,2022年排名第一,2023年营收维持54亿元,2023-2024H1排名第二位。

士兰微2020-2024H1持续增长,由2020年32亿元增长至2023年48亿元,2024H1为24亿元,排名第三位。

华润微2020年31亿排名第一,2021年44亿与扬杰科技并列第一,2023年营收49亿元排名降至第三,2023-2024H1营收略由下降,排名降至第四位,金额分别为47亿元、23亿元。

思达半导与捷捷微电2020-2021年并列五、六位,斯达半导2022-2024H1年营收增长加速,快速超过捷捷微电,维持排名第五,捷捷微电排名第六。

新洁能2020-2024H1长期排名第七,营收增长相对较慢。宏伟科技2020-2024H1营收由3亿元增至15亿元,相对排名第八。东微半导2023年后增长不大,排名第九。

台基股份、芯导科技、派瑞股份2020-2024H1营收增长不明显,分别排名第十、十一、十二。

3.2、扣非净利润变化

图|扣非净利润/亿元

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

扣非净利润来看,时代电气、华润微和扬杰科技表现出色,位居前列。时代电气有轨交业务支撑,在净利润表现上,相对更为稳定。华润微、士兰微等扣非净利润跟随行业周期性变化比较明显。

时代电气2020-2021净利润不断下降,分别为18.7亿元、15.3亿元,增速分别为-19.74%、-18.56%;2022-2024H1持续增长,分别为20亿元、26亿元、11.6亿元,增速分别为31.02%、29.89%、24.77%。

华润微有代工业务支撑,2020-2021年扣非净利润高速增长分别为8.5亿、21亿、25亿、增速分别为313.52%、145.98%、7.30%,2023-2024H1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分别为11.3亿、2.9亿,增速分别为-49.97%、-61.11%。

士兰微2020-2021年净利大幅增长,分别为-0.2亿、9.0亿,增速分别为80.48%、3907.82%,2022-2024H1净利开始大幅下滑,分别为6.3亿、0.6亿、1.3亿,增速分别为-29.49%、-90.67%、-22.39%。

扬杰科技2020-2022年持续3年持续增长,分别为3.7亿、7.1亿、9.8亿,增速分别为75.71%、92.48%、38.43%;2023年为7.0亿,增速为-28.22%;2024H1为4.2亿,增速为3.04%。

斯达半导2020-2023年持续4年增长,分别为1.6亿、3.8亿、7.6亿、8.9亿,增速分别为29.64%、143.27%、101.64%、16.25%;2024H1为2.7亿,增速为-34.70%。

捷捷微电2020-2021年持续增长,分别为2.5亿、4.6亿,增速分别为35.91%、84.89%;2022-2023年出现一定下滑,分别为3.0亿、2.0亿,增速分别为-34.54%、-31.98%;但2024H1反转为1.7亿,增速为118%。

新洁能2020-2022年分别为1.4亿、4.0亿、4.1亿,增速分别为53.82%、198.12%、0.97%、2023-2024H1为3.0亿、2.1亿,分别为-26.08%、55.21%

宏微科技、东微半导、台基股份、芯导科技、派瑞股份净利润长期较小。

 3.3、研发投入变化

图|研发费用/亿元

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

时代电气因为有轨交业务,研发投入排名第一,2020-2024H1分别为16.87亿、16.90亿、17.62亿、20.21亿、9.45亿。

华润微研发投入排名第二,2020-2024H1分别为5.66亿、7.13亿、9.21亿、11.54亿、5.74亿。

士兰微研发投入排名第三,2020-2024H1分别为4.29亿、5.87亿、7.13亿、8.64亿、4.87亿。

扬杰科技排名第四,2020-2024H1分别为1.81亿、2.42亿、2.93亿、3.56亿、1.97亿。

斯达半导排名第五,2020-2024H1分别为0.77亿、1.1亿、1.89亿、2.87亿、1.51亿

捷捷微电排名第六,2020-2024H1分别0.74亿、1.32亿、2.13亿、2.57亿、1.34亿。

新洁能、宏微科技、东微半导、台基股份、芯导科技、派瑞股份研发投入受限于营收,常年在1亿元以下。

图|研发占营收比例/%

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

士兰微、华润微、斯达半导、宏微科技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大多维持在10%附近。

时代电气2020-2021在10%以上,分别为10.52%、11.18%;2022-2024H1在10%以上,分别为9.77%、9.29%、9.19%。

捷捷微电2020-2021分别为7.36%、7.42%;2022年后维持在10%以上,2022-2024H1分别为11.68%、12.21%、10.61%。

芯导科技2020-2021分别为6.4%、6.19%;2022-2024H1增长至10%以上,分别为10.35%、13.47%、11.05%。

扬杰科技、新洁能、东微半导、台基股份、派瑞股份基本维持在3%-6%水平。

3.4、产品毛利率情况

图|产品毛利率/%

来源:与非研究院整理

派瑞股份毛利率第一,2020-2024H1先降后升高,分别为53%、45%、50%、45%、69%。

捷捷微电毛利率第二,2020-2024H1分别为47%、48%、40%、34%、37%。

华润微、斯达半导、新洁能、扬杰科技、华润微、士兰微、芯导科技排在中游,宏微科技、东微半导、台基股份毛利率相对偏低。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各具特色。时代电气、士兰微、华润微、扬杰科技综合实力位于第一梯队,斯达半导、捷捷微电、新洁能位于第二梯队,宏微科技、东微半导、台基股份、芯导科技、派瑞股份位于第三梯队。

国内功率半导体生产模式中,IDM厂商占比50%, Fabless厂商占比33%,其余17%为Fabless+IDM并存。

国内主要产品在晶闸管、IGBT、MOSFET,随着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国产替代不断加速。第三代宽禁带MOSFET碳化硅、氮化镓正成为重点发展方向。


输入您的邮箱,订阅精彩文章:
提交成功!
提交失败,请检查邮箱是否填写正确,或稍后再试。

版权声明:本文为四方维原创内容,著作权归四方维所有。未经四方维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