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亿!英伟达打脸“AI泡沫”

|

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说法很多。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情况却截然不同。”黄仁勋在2026财年三季报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表示。

美东时间周三盘后,英伟达发布了其截至10月26日的2026财年第三季度财报,Q3业绩和Q4业绩指引均超预期。在这个被全球投资者紧密关注的财报中,英伟达再次证明了其在AI芯片领域的绝对统治力。截至发稿,英伟达股价盘后涨幅为5.5%。

财报显示,英伟达三季度营收达到570亿美元,同比增长62.49%,环比增长21.96%;毛利率为73.4%;经营利润360.1亿美元,增长64.6%,环比增长26.6%。英伟达第三季度的业绩表现再次超越公司自身的业绩指引(此前指引为收入540亿美元,non-GAAP毛利率约73.5%)。

英伟达在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行业和公司的变化:

在迈向每年3万亿至4万亿美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道路上,正在发生三个平台转变——加速计算、强大AI模型以及智能体的应用。

从今年年初到2026日历年年底,Blackwell和Rubin架构带来的收入可见度已达5000亿美元。

Blackwell Ultra芯片正在所有客户类别中加速普及。

英伟达现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网络业务公司。

值得关注的是,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三季度的营收达到512.15亿美元,同比增长66.4%,环比增长24.6%。其中Compute业务达到430亿美元,同比增长55.8%;Networking业务达到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4.5%。这一数据明确显示全球云厂商对AI基础设施的投资仍在加速。

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Blackwell的销售额继续保持增长势头,GB300的销售额超过GB200,贡献Blackwell总收入的大约三分之二,向GB300的过渡非常顺利。而Rubin的销售额仍有望在2026年下半年实现增长。

更令市场振奋的是公司对第四季度的业绩指引。英伟达预计第四季度营收650亿美元,上下浮动2%,non-GAAP的毛利率为75.0%,上下浮动50基点。不管是营收还是毛利率,均显著高于第三季度的实际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多家机构减持甚至清仓英伟达股票,引发了市场上关于AI泡沫可能破裂的讨论,也是当前市场对AI热潮产生疑虑的集中体现。

曾精准预言2008年次贷危机的“大空头”迈克尔·伯里,其旗下的赛恩资产管理公司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13F持仓报告显示,已建立对英伟达的大量空头头寸。

根据软银集团11月11日发布的业绩报告,其截至第二季度末持有的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已于2025年10月以58.3亿美元的价格全部售出。

华尔街头部对冲基金桥水公布的三季度持仓报告显示,其在第三季度将英伟达持仓减持了约三分之二。

此外,硅谷“风投教父”彼得·蒂尔旗下的对冲基金Thiel Macro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持股报告显示,已清仓所有英伟达股票。

更令人担忧的是,AMD博通等传统对手持续发力,加之头部云厂商纷纷自研并量产AI芯片,已对英伟达构成直接挑战。英伟达的产品能否维持“隔代领先”的优势,已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

但是,尽管上文提到了很多知名投资人选择卖出或清仓英伟达,但同样也有巨头如贝莱德(BlackRock)和景顺(Invesco)​在第三季度增持了英伟达,可见市场对英伟达及AI赛道的未来前景与当前市场定价的合理性存在明显分歧。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

存在明显分歧。

孰是孰非,留给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为四方维原创内容,著作权归四方维所有。未经四方维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