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流EMS谈本土原厂如何赢取信任
|

常驻新加坡的吴清耀 (Chris Goh),在半导体营销和采购领域已耕耘17年。他目前领导着捷普全球采购团队,针对半导体品类制定采购战略、督导日常执行、马不停蹄参加半导体供应商的各类会面。2024财年,捷普对接36000多名供应商,全年采购70多万种零部件,总支出超出250亿美金。
2025年4月15日,应四方维公司之邀,吴清耀在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做了如下分享,话题聚焦在一个主题:谋求出海的芯片厂商,怎样赢得国际品牌的信任。分享全程并无惊人之语,有的只是若干朴素的营销常识,但因为或好或糟的亲身体验,他坚持把常识拿出来再加强调。
常识一:从营销人员到企业官网,第一印象事关成败
大部分的国际品牌企业,手中都握有很多选择。如果有供应商 “黑马”希望上位、取代别人,除了产品的硬指标,黑马本身展现的软实力也十分关键,因为“被人评估”的机会也是需要全力赢取的。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改观,”吴清耀说,供应商的网站如同企业的门面房,需要脉络清晰,要素齐全,而双语文案也需规范得体。如果这些都无法做到,国际品牌很难相信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精细管理能力。然而,不少企业网站不是关键信息深藏不露,就是语言错误层出不穷。在各类智能工具普及的今天,这就是一个企业品牌塑造的明显败笔。
“其次,供应商的营销人员需要落落大方,能说清产品特点和竞争优势。如果产品线非常复杂,你需要在会晤时备好高质量的规格书、演示文稿和宣传册辅,让对方采购人员迅速理解你的竞争力和过人之处,”他提醒到,“除了网站,PPT文档,电子邮件签名档,待人接物的礼仪……这些都是品牌价值的体现,越大的客户越在意这些细节。”
他特别提到一家知名的本土芯片厂商。 “对方几位高管出自著名的海外半导体大厂,我们在考察的时候,他们侃侃而谈、如数家珍,英文交流能力在线,介绍材料简明扼要但是几乎覆盖了采购部门最感兴趣的要点。这样的沟通技巧和行业经验,让我们的初次会面非常顺畅,很给企业加分。”
第二,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知识,主动加强互信互访
吴清耀说,出海企业需要重视全球客户经理的业务培训,了解国际制造企业的采购流程、财务要求和法务规定。
“比如,很多大型的国际制造企业,在不同国家有几十甚至上百所制造工厂,他们的生产物料都需要全球统一采购,那么你如果要做这些企业的生意,你的客户经理就要熟悉全球采购合同的制订办法,能说清企业的全球价格策略。有时候,我们遇到的对接人并不具备这种全局意识和专业知识,对于关键信息一问三不知,这就拖累了洽谈进程,影响到成功合作的机会。”
此外,吴清耀提到,包括捷普在内的全球制造业企业,对于环境指标(ESG)、质量控制和供应链风险防范都有较高的要求,元器件厂商应该做好自己的前期调研工作,事先掌握目标买家在这些领域的具体要求,并对照企业现状查漏补缺,制订应对方案。
“我们除了经常走访自己的本土供应商,实地感受对方的生产、研发和制造环境,也欢迎供应商来捷普做回访,了解我们的业务流程、制造标准和供应商管理办法。”他说,国际品牌往往会非常谨慎地挑选供应商,因为在追求性价比之外,他们需要能够长期、稳定合作的生意伙伴,彼此都将共赢置于首位。
第三,出现问题时,能够坦诚沟通、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推诿
“在实际接触过程中,有些厂商在硬实力、软实力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但当双方合作出现了第一次意外或事故的时候,他们的应对方式就不太成熟。” 吴清耀说,这个问题他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供应商的关注,“深度的信任关系,常常在这样的时刻形成。”
芯片公司都面临无可避免的良率问题。那么当良率出现问题、供应商的问题芯片造成制造商及其客户的经济损失时,大家的应对态度和处理方式,常常反映出企业的信誉和格局。
“这样的事故发生时,双方要根据合同约定的办法给出分析报告,做出责任认定,然后就是展开赔偿协商。”吴清耀说,这种情况在电子制造行业难免杜绝,因此大家的共识应该是如何解决已经发生的问题、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后果,并且设法保障后续合作的顺利开展。此时,最忌讳的就是逃避推诿——“意外发生的时候,也是一个企业建立信用的最佳时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懂得如何在这个时候建立信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四方维原创内容,著作权归四方维所有。未经四方维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