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耀要闻 | 鲍威尔释放降息信号;H20芯片停产提速国产化;跨境电商遇关税壁垒

|

芯耀要闻旨在为产业链上下游伙伴提供一手行业资讯与简评,由四方维芯耀计划工作组出品。

  • 要闻一:通胀风险仍“偏向上行”,美联储将严阵以待 

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之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于今日在杰克逊霍尔年度经济政策研讨会上发表讲话,释放出可能调整当前货币政策立场的信号,引发市场强烈反应。 

鲍威尔坦言,美国就业市场正在显现疲软迹象。过去三个月平均新增就业岗位仅为35,000个,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186,000个。尽管失业率仍维持在4.2%的低位,但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和职位空缺减少表明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正在上升。 

与此同时,鲍威尔警告称,美国近期的关税政策和移民限制可能推高通胀水平,并抑制劳动力增长。他指出,部分消费品价格已因关税上涨而受到影响,未来通胀路径可能更加复杂。 

在政策框架方面,鲍威尔宣布美联储将放弃“补偿式通胀”策略,转而采用“灵活通胀目标”机制。这一转变意味着美联储不再试图在低通胀时期后允许高通胀以“补偿”过去的偏离,而是将更注重当前经济状况与通胀预期的动态调整。 

评论

鲍威尔的讲话在市场上被解读为“温和鸽派”,虽然他没有明确承诺降息,但却释放了政策调整的信号。CNBC指出,鲍威尔提到“当前和预期的经济状况可能需要调整政策立场”,这让市场迅速押注9月将降息。彭博社则强调,鲍威尔在讲话中对劳动力市场的担忧超过了对通胀的警惕,暗示美联储更倾向于防止就业恶化。 

对中国而言,美联储若在9月启动降息,将缩小中美利差,有望减轻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过去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逼近7.50关口,主要受美联储加息周期与中国经济复苏不振的影响。若美联储转向宽松,美元指数走弱,人民币有望阶段性企稳,缓解外资流出压力。此外,美联储降息也将提振美国消费与投资需求,间接利好中国出口企业。尤其是电子、机械、家电等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行业,可能在第四季度迎来订单回暖。 

  • 要闻二:多国邮政暂停向美寄送低价包裹,因免税政策终止

全球多国邮政服务将暂停向美国寄送低价包裹,以应对特朗普政府取消“小额免税”政策的最后期限。瑞典、挪威等国已率先停止相关服务。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已经表示,包裹税将按原产国的关税标准征收。 

据《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7月宣布将“小额免税”(即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免征进口税)政策的暂停范围从中国和香港扩大至全球,8月29日正式生效。 

评论

这一政策调整将重塑全球跨境电商的物流生态。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数据,2024年全球跨境电商交易额达5.2万亿美元,其中约30%为低于800美元的小额订单。 

美国取消“小额免税”不仅提高了消费者成本,也迫使海外卖家重新评估进入美国市场的可行性。对中国而言,这一影响尤为直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跨境电商出口国,2024年出口包裹中约60%面向美国,其中大部分为低价商品。免税政策终止后,中国卖家将面临物流成本上升、清关复杂度增加、退货率上升等多重挑战。短期内,部分平台可能通过“海外仓+本地发货”模式缓解冲击,但长期来看,中国跨境电商需加快向品牌化、高客单价转型,摆脱对“低价免税红利”的依赖。 

  • 要闻三:中国7月从美国进口稀土矿激增

中国7月从美国进口的稀土矿大幅增长,可能是美国供应商MP Materials的最后一批发货。 

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7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稀土矿达4719吨,而6月为零,引发市场对货源的猜测。MP Materials是美国唯一的稀土矿商,长期将矿石运往中国,由其小股东盛和资源加工。但MP在4月已宣布停止向中国出口稀土,7月彻底终止出口,原因是美国国防部已投资入股,成为最大股东。 

评论

这批“最后的稀土”是中美资源战略博弈的一个缩影。 

MP Materials的出口终止,标志着美国正试图构建“自产自炼”的稀土闭环体系。根据USGS数据,美国拥有约13%的全球稀土储量,但加工能力不足全球总量的5%;而中国不仅控制着全球85%的稀土精炼产能,还在磁材、合金等下游环节拥有完整产业链。 

对中国而言,这一变化意味着稀土进口渠道的收缩,强化了国内资源整合的紧迫性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行业已启动多项“资源回收+高纯提炼”项目,工信部也加快推动稀土产业链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 

此外,MP的退出也可能促使中国企业加快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布局稀土资源,以分散供应风险。 

  • 要闻四:英伟达叫停面向中国的H20芯片生产

据《The Information》报道,英伟达已要求三星、Amkor等供应商暂停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H20 AI芯片,因中国政府建议企业避免使用该处理器。此举引发市场对需求的担忧,中国买家正转向华为与寒武纪。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未来是否推出中国版芯片将取决于美国政府批准。 

此前,英伟达与AMD获得美方许可,可向中国销售低端AI芯片,但条件是需向美政府上缴15%的相关收入。与此同时,中国政府已向多家企业发出通知,建议减少使用这些“受限芯片”,并警告其存在安全隐患。 

评论

英伟达H20的叫停,是中美AI芯片战的最新战术回合,也揭示了技术与政策的双重博弈。 

从商业角度看,这一决定将直接影响英伟达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根据Counterpoint数据,2024年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仍高达68%,但较2022年下降近20个百分点;特朗普政府实施的“15%在华销售收入分成”这一前所未有的政策条款,已引发全球芯片行业对美国出口管制合法性的质疑。 

对中国而言,这一事件将加速AI芯片国产化替代进程。华为昇腾、寒武纪、壁仞科技等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均获得大额订单,部分产品已进入金融、电信、能源等核心行业。可以预见,中美AI芯片市场将呈现“技术脱钩+市场分化”的双轨格局,中国芯片企业的全球化路径也将面临更复杂的政策环境。

  • 要闻五:加拿大宣布将匹配美方关税豁免,重启双边贸易谈判 

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上周五宣布,从9月1日起,加拿大将取消大部分对美报复性关税。此举旨在重启美加贸易谈判,更为2026年USMCA的重新修订进行铺垫,修复美加两国双边贸易关系。 

加拿大于今年3月对一长串符合《美墨加协定》的美国产品实施了25%的反制关税,作为对美国关税政策的报复。此次宣布之后,加拿大对美国汽车、钢铁和铝的25%对等关税将保留,但其他商品则恢复之前的关税水平。 

今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来自加拿大的部分商品,如钢铁和铝产品,实施高达50%的关税;但目前,美国对加拿大大部分商品的平均关税率仍处于最低水平之一,超过85%的美加贸易仍免征关税。卡尼强调,维护自由贸易协议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至关重要——加拿大超过75%的出口流向美国,墨西哥则超过80%。 

“我们已恢复绝大多数商品的自由贸易,加拿大将保留对美国钢铁、铝和汽车的关税,继续谈判解决争议问题,”卡尼表示。 

评论

加拿大此举是一次“战略性妥协”,意在稳住美加贸易基本盘,为2026年USMCA审查铺路。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数据,2024年加美双边贸易额达1.2万亿加元,其中出口占比超过75%,制造业、能源和农产品是三大支柱。加拿大率先取消报复性关税,意味着加拿大在钢铝等敏感领域暂时让步,以换取更广泛商品的零关税待遇。 

对中国而言,这一调整虽无直接影响,但间接释放出北美市场“内部整合”的信号。 

在美方对中国商品持续加征关税的背景下,加拿大商品的“零关税通道”可能成为部分美企的替代采购来源,尤其在矿产、机械零部件、农产品等领域。这将对中国出口商构成一定竞争压力,尤其是那些依赖美加市场的中小制造商。 

同时,中国企业在北美设厂或通过加拿大转口的策略,也需重新评估其成本与政策风险,避免在“关税套利”中遭遇政策反转。

关于芯耀计划

元器件供需双方更精准的找到彼此

点击了解芯耀计划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为四方维原创内容,著作权归四方维所有。未经四方维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